晋蒙文旅交流一家亲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成功举办
7月20日,“文化润边” 民俗文化交流活动——2025“春雨工程”晋蒙文旅交流一家亲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览在呼伦贝尔大剧院拉开帷幕。这场以 “融合之路” 为主题的非遗盛宴,不仅汇聚了晋蒙两地的文化瑰宝,更以历史为纽带串联起两座城市的千年情谊,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观赏。
文明的交融,往往藏于器物纹饰的流转之间。呼伦贝尔作为拓跋鲜卑迁徙的起点,其先民曾在大兴安岭的林海中以狩猎为生,而后南迁至呼伦湖周边逐水草而居,先后经过和林格尔、平城(今大同)、洛阳等地发展壮大。作为“融合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大同和呼伦贝尔共同见证了不同历史阶段民族交往的发展历程。拓跋鲜卑在迁徙途中,其器物纹饰与工艺不断吸收各民族文化养分,承载着鲜卑族独特精神审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民族交融的生动见证。
本次非遗展示展览精选了大同市和呼伦贝尔市具有代表性的28个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亮相,包括大同的“广灵剪纸”“铜器制作”“大同结艺”“火山石雕刻”等7个项目,以及呼伦贝尔市的“玛瑙石雕刻技艺”“桦树皮制作技艺”“达斡尔族刺绣”“察干伊德(奶食品制作技艺)”等21个项目。活动现场,两地非遗传承人互相参观展览、借鉴交流,通过精湛的技艺展示、生动的讲解和互动体验,让广大游客切身感受到了晋蒙两地非遗“和而不同”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加深了两地人民对彼此文化和旅游的了解。
下一步,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将继续以 “融合之路”文旅品牌打造为载体,持续深化与各节点城市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合作交流与协同发展,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让更多的文旅发展成果惠及两地人民,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文旅力量。
来源: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