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传播3.31亿次!民歌节让全国游客记住了这个地方
七月的热浪席卷北疆,草原之上却涌动着更为热烈的声浪。2025年7月3日至6日,中国原生民歌节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鄂尔多斯、乌兰察布三地同时奏响。
65支队伍、近400名歌者,携42项国家级、23项省级非遗音乐瑰宝,从五湖四海汇聚于此。经典老歌与新创旋律在集中展演、惠民舞台上交相辉映,古老音符在创新中焕发新生,民族文化的血脉在歌声里交融奔涌,搭建起一座座交流的桥梁。
中央媒体矩阵聚焦
主流媒体全域传播声量强劲
(图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图源:央广网)
(图源:中国新闻网)
这场盛会的声量,穿透草原辽远,直抵九州四方。截至7月8日,各级媒体相关报道已达7465条,全网信息总量突破14425条,总传播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31亿次!人民日报、新华网、央视新闻等16家中央媒体组成强大矩阵,以持续、深度的报道,为这场国家级文化盛宴奠定了权威宏大的基调。
(图源:中国网视频)
(图源:中国新闻网视频)
其中人民网内蒙古、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新华网、中国旅游新闻客户端、光明网等央级媒体及平台开启直播专场,将草原长调的悠远等现场展演实时传递至亿万观众眼前,借助镜头语言打破地域界限,让原生民歌的魅力穿透屏幕,实现传统艺术与大众的零距离对话。
融合多元媒体手段
热点话题持续上榜
(图源:抖音平台)
这场民歌的狂欢,早已体现出燎原之势。活动预热期间,主视觉海报在抖音平台实现开机屏投放,传播超过1200万人次,活动话题#我们一起唱民歌、#我在呼和浩特唱民歌、#中国原生民歌节总播放量超过2000万人次,其中#我在呼和浩特唱民歌冲上抖音同城热搜榜单top1,点燃了本地民众与远方游客的无限热情。
(图源:微博平台)
(图源:快手平台)
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话题热度持续高涨,累计阅读量突破4500万人次。#我们一起唱民歌#在微博斩获873.7万阅读;抖音上同名话题观看量高达1132.1万,#我在呼和浩特唱民歌观看量达1070.9万,其他如#中国原生民歌节等话题也贡献了百万级流量。
媒体以“敕勒川草原上央视”“我在呼和浩特唱民歌”等为主题展开二次传播,通过多平台创意互动让民歌与草原文化魅力掀起“云端共赏”热潮。
伴随民歌节的歌声
敕勒川草原成今夏热门景点
若问这场盛会最令人难忘的注脚,敕勒川草原自然当仁不让。当镜头掠过无垠绿海,当歌声在草浪间自由升腾,这片被古老民歌《敕勒歌》深情吟唱过的土地,在2025年的夏天,被赋予了全新的诗意与荣光。
全国游客循着歌声而来,沉浸于“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古老意境。无数直播镜头与游客手机定格下的敕勒川影像,在社交媒体不断传播——草原的广袤绿意与悠扬的民歌,让这片土地成为了今夏最炙热的旅行目的地。
盛会终有期,但民歌与草原共同谱写的魅力还会持续下去。这个夏天,敕勒川草原不仅见证了非遗音乐的当代绽放,更以其无法复制的壮美,成为了夏季旅游的新坐标。
来源:文旅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