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一线绣春光 一物一品展风情
四月的春风掠过扎鲁特,炮台山上披上了粉白相间的春装,一年一度的山杏花节如约而至。在这里,刺绣展遇上展销会,非遗传承邂逅草原风味,漫山遍野的花海中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这里既有飞针走线间绽放的非遗之美,也有目光所及处香气扑鼻的草原风味,为游客奉上了一场集视觉、味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春日盛会。
银针穿梭,彩线飞舞。绣娘们整齐端坐,身着色彩艳丽的扎鲁特传统服饰,手中的银针在绣绷上轻盈穿梭。她们专心致志,以“吉祥”“杏花”为灵感,将大自然之美转化为指尖艺术,飞针走线,勾勒出精美的刺绣作品。桌上摆放着的蒙古靴、绣袋、挂饰、钱包等,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不少游客更是拿出手机,记录这一动人场景。
“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刺绣,今天亲眼看到扎鲁特刺绣,一针一线都特别精细,真心佩服这些传承人!”游客夏莹莹说。
此次活动共邀请了40位绣娘参加,今年65岁的巴拉吉尼玛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十岁时开始跟随母亲学习刺绣,在五十多年的坚守中,她不仅完整传承了扎鲁特刺绣的多种技法,更创新出特色绣法,让杏花在绣布上栩栩如生。穿针引线间,“最美绣娘”勋章在她的胸前熠熠生辉。
“我绣的是杏花,杏花是春季最早开放的一种花,能够参加这次刺绣展我心里非常高兴,从今往后我会更加努力地把它绣好,为下一代传承作贡献。”绣娘巴拉吉尼玛说。
一束束粉白绽放天地馈赠的芳华,一针针彩线编织民族传承的智慧。刺绣不仅是誉满全国的指尖技艺,同样也是蒙古族妇女的收入来源之一,在丰富广大妇女业余生活的同时,也拓宽了她们的就业渠道。近年来,扎鲁特旗高度重视刺绣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将刺绣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农牧民素质提升、文旅产业发展等有机结合,进一步推动扎鲁特刺绣产业发展,帮助农村牧区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将“指尖技艺”转化成了“指尖经济”。此次“杏花节”将扎鲁特刺绣安置在人群密集的主会场边,让更多人了解这张独具特色的扎鲁特名片。
而在主会场的另一处,“杏福集市·匠心造物”产品展销会同样吸引了游客们的目光。
在展销会现场,十余家本地食品企业共聚于此,共同打造了一场具有地域特色的农牧产品饕餮盛宴。展台上琳琅满目的优质产品交相辉映,醇香浓郁的奶制品散发着草原的芬芳,金黄饱满的小米彰显着绿色健康的品质,纹理分明的牛肉干带来令人回味无穷的香味与嚼劲。这些凝聚着地方特色的美味佳肴,不仅让游客们纷纷驻足品尝,更引发了抢购热潮,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一针一线绣出草原的春日诗意,一物一品承载浓郁的扎鲁特风情。从绣娘手中的绣布到展台上的本地产品,非遗与特色产业在此交相辉映,传统技艺与现代商业完美融合,共同绘就了一幅文旅融合的生动图景,让游客在欣赏指尖技艺的同时,也能带走舌尖上的扎鲁特味道。
来源:扎鲁特旗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