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景泰蓝进校园,传统文化润童心——土默特右旗文化馆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与认知,4月24日下午,土默特右旗文化馆组织非遗景泰蓝走进复兴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进校园”活动。此次活动特邀刘雪峰老师担任授课讲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非遗体验之旅。
活动伊始,刘雪峰老师通过图文并茂的PPT和生动有趣的讲解,向同学们介绍了景泰蓝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从明代景泰年间的盛行,到其复杂精细的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工序,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对这一古老而神秘的传统技艺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理论讲解结束后,便是令人期待的实践环节。刘老师现场示范了掐丝和点蓝的基本技巧,并为同学们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和工具,让大家亲身体验景泰蓝制作的魅力。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动手尝试,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将铜丝按照设计好的图案粘贴在底板上,再用彩砂进行点蓝填充。在刘老师和现场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原本略显生疏的小手逐渐熟练起来,一幅幅色彩斑斓、独具创意的景泰蓝作品雏形初现。
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和专注认真的氛围。同学们不仅在动手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耐心和创造力,更深刻感受到了非遗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和热爱。
此次非遗景泰蓝进校园活动,是土默特右旗文化馆推动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将非遗引入校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传承非遗的种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土默特右旗文化馆将继续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非遗进校园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了解非遗、爱上非遗,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
来源:土默特右旗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