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文化,非遗传承寻找传统的记忆
鄂伦春民族是我国最后的狩猎民族,长期生活在我国北纬高寒地区,形成了独特的狩猎文化、兽皮文化、桦树皮文化、民族歌舞、服饰文化、剪纸文化、萨满文化。
“非遗传承是历史长河中的神秘画卷,是不可或缺的文化瑰宝,是历时变迁的见证,是连结民族感情的纽带”。
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造型艺术极具特色,体现了独特的森林文化魅力。在长期过着游猎生活中,鄂伦春人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寻找最经济、最便利的材料作为加工对象。在创作过程中他们随心所欲的创作所思所想,在即兴的制作中展现了独特的灵性,在粗放的线条中,读出的却是细腻与柔情。
经过长期的沉淀,鄂伦春图案艺术传承并延续出固定形态和寓意的图案。和剪皮艺术一样,桦皮文化也是一种地域性文化的体现,鄂伦春人把桦树皮制品作为重要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大到一条桦皮船,小到一个针线盒,它不仅是生产与生活的反映,还是一种古老的文化艺术。
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的距离,重温鄂伦春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我们新的视野和收获。
来源:鄂伦春旗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