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 情暖端午”——赤峰非遗走进嘉兴社区
在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临之际,为深入推进“两个打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示精神,促进非遗连接现代生活,让非遗保护成果惠及人民群众。5月31日上午,由赤峰市文化和旅游局机关党委主办,赤峰文博院非遗保护中心、松山区兴安街道嘉兴社区共同承办了“非遗传承 情暖端午”——非遗走进嘉兴社区活动。
赤峰市文化和旅游局机关党委、赤峰文博院非遗保护中心、兴安街道嘉兴社区工作人员及社区居民参加了此次活动。
非遗讲堂
赤峰文博院非遗保护中心业务主任刘阳为社区居民们一一讲解端午节的历史由来,介绍端午节相关民俗,让现场的每一位社区居民充分感受到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和民俗韵味。
活动现场,赤峰文博院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为社区居民们发放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非遗法律法规宣传单。
非遗知识问答
非遗知识问答环节中的题目,涉及非遗知识、端午节习俗等内容,社区居民们踊跃参与,烘托出浓浓的端午节氛围。现场的小朋友们热情满满,积极举手抢答,潜移默化中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从而树立正确的非遗保护理念。
非遗皮影展演
恰逢端午节和“六一”儿童节“双节”相遇,“红山皮影戏”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高云与玉龙皮影艺术团的皮影老师们演绎《鹤与龟》、《诚实的好孩子》、《杨门女将穆桂英》等精彩纷呈的皮影剧目,为在场的小朋友们呈现高质量、接地气的皮影戏。并借此送上节日的祝福,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田,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非遗剪纸体验
端午节有悬挂葫芦、祈求平安的习俗。“葫芦”谐音“福禄”,寓意平安吉祥。活动现场,“敖汉剪纸”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田惠莲为社区居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剪纸课,指导创作以“葫芦”为主题的剪纸作品。
社区居民们聚精会神,倾情创作,在动手实践中体会传统剪纸艺术之美。一幅幅惟妙惟肖、颜色各异的“葫芦”呈现在大家眼前。通过剪纸体验环节,让大家不仅掌握一定的剪纸技巧,而且提高了审美、陶冶了情操,体验端午挂葫芦的习俗,丰富了端午节日文化生活。
本次“非遗进社区”活动结合传统民俗节日“端午节”,以皮影戏、剪纸等民众喜闻乐见的非遗展现形式,让广大的社区居民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助推非遗走进千家万户,连接现代生活。以此为契机,推进“两个打造”,增强文化认同,让非遗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来源:非遗赤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