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审旗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11月3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决定命名183个县(市、区)、乡镇(街道)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乌审旗(走马)获评该项称号。
乌审走马,源于乌审马。乌审马,是蒙古马四大品种之一。乌审马,结构匀称、外貌清秀、性情温驯、反应灵敏、抗逆性强,蹄薄而广,体质结实紧凑,适合沙漠地区骑乘和驮运。建国后被农业部命名为“乌审马”。因其善走对侧步被誉为“天生走马”。乌审走马在疾行时,迎面看,只见鼻孔翕张,圆盘似的前蹄抛向空中,又从半空轮番砍将下来,令人生畏;侧面看,四蹄如飞,那蹄窝抛出的蹄土,前面的尚未落地,后面的早已飞起,同时会有6至8块蹄土在空中飞舞。一匹出众的走马,有瞬间,其四蹄会同时腾空,堪称飞马。驾驭这样的走马参加比赛,是一种艺术享受和精神陶冶。乌审人民自古以来热衷走马竞技,将骑走马、调教走马视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孕育了拥有四千多年历史的乌审走马文化。
目前,全旗已成立马文化合作社2家,成员共41人,马文化协会12家,成员共718人,旗现有5345匹马,其中乌审走马911匹,每年组织各类马文化活动达100多次。普查登记乌审走马竞技相关资料,录入非遗保护数据库,可实现纸质与电子文档同步查阅。同时,整理出版了《乌审走马文化》书籍。
2019年,“乌审走马文化之乡”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21年6月,乌审走马竞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1年11月,乌审旗(走马)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来源:乌审文旅在线